1. 武侯祠主要景点
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平米)。依据武侯祠新成都武侯祠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地区进行愈加适当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武侯祠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整个武侯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五重建筑,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观秀丽。武侯祠后还有三义庙、结义楼等建筑。
2. 武侯祠旅游景点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俗称诸葛庵,又名诸葛草庐,是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留下的故址,当年刘皇叔三顾之处,为豫西南历史名胜之首。
据清康熙《龙岗志》记载,武侯祠历程代的不修缮和增建,形成了目前的规模,共占地3公顷,殿房150多间,楹联70多副,碑刻300余块,是国内纪念诸葛亮最大的古建筑群。今日的武侯祠基本上维持的是元明的布局风格,其木结构建筑多为明、清重建或增建。
祠院依岗而建,南滨白河,北障紫山,地势开阔,势如卧龙。院内丛竹飒观,松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
牌坊、仙人桥、山门大拜堂、茅庐、小虹桥、宁远楼等依次排排列在中轴线上,与西侧的诸葛井、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躬耕亭、念书台、关张殿、三顾祠构成一组雄伟壮观的古时候建筑群。武侯祠、野云庵、关张殿、古柏亭、诸葛草庐为祠的主要景点。
3. 武侯祠景点特点简单介绍
武侯祠(汉昭烈庙),坐落于四川成都武侯区,占地15万平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024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与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武侯祠
景区等级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点
中国 四川 成都
所属区域
四川成都武侯区
地址
四川成都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规模
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与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
占地面积
230亩
外文名
Wu Hou Shrine of Chengdu
著名景点
惠陵
刘禅祠
诸葛亮殿
博物馆级别
国家一级
4. 武侯祠主要景点6个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024年修建刘备惠陵时,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勉县武侯祠:坐落于陕西汉中勉县,与武侯墓隔汉江相峙,为刘禅下诏修建,是唯一的“官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中华第一武侯祠”之称。
南阳武侯祠:坐落于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是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襄阳武侯祠:坐落于襄阳市隆中风景区内,始建于晋朝,明初,荆南道察看使吴绶对隆中武侯祠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修理。清康熙三十八年,察看史蒋兴芑将武侯祠从东山洼里移建到东山梁上,即三顾堂的东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礼县武侯祠:坐落于甘肃礼县祁山乡祁山堡,为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伐魏驻军之处,创建时间无考,今存的殿宇、塑像、壁画、碑刻等,多系明、清时建造。
5. 武侯祠主要景点有什么
1、老界岭旅游度假风景区,坐落于南阳西峡县境内东北,南阳与洛阳交汇处,景区主峰犄角尖海拔约2200米,是伏牛山和中原区域的最高峰。传闻老子曾在此修炼隐居,并掌管着八百里伏牛山的祈祷平安而座化成仙(山神)。老界岭是中国东西走向山脉、南北气候过渡带、长江黄河分界的分界线、分界线,故从古到今让人们称为“老界岭”。
2、赊店古城,坐落于南阳社旗县赊店镇,古城始建于东汉,兴盛于明朝两代,到今天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中俄万里茶道的水陆中转站,这里过去也是中国要紧的商业重镇,目前这里是社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3、南阳武侯祠又叫诸葛亮庵,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大型祠堂建筑群,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刘备“三顾茅庐”、“草庐对策”故事的发生地。早在唐朝,南阳卧龙岗就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岗”。
4、荆紫关古镇,坐落于南阳淅川县丹江右岸,由于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古镇有“一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荆紫关”的称号。荆紫关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现存主要明清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清真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游客来到这里,可以逛逛老街,品品老建筑,再感受一下“一脚踏进三个省”的趣事。
5、南阳府衙始建于公元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它是中国惟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目前辟为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
6、山陕会馆坐落于南阳社旗县,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历六帝136年。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商人筹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山陕庙,是一座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其建筑之时正处于中国古建筑进步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
7、香严寺景区坐落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和亚洲第一人工湖的丹江小太洋西岸,与道教名山武当山遥遥相望,并且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香严寺地势优越,东为龙山,西为虎山,南对面山,背靠清风岭。整个地势就象一朵盛开的莲花,寺院恰好就坐落在莲花台上。
8、西峡恐龙遗迹园,坐落于南阳西峡县丹水镇。西峡恐龙遗址是白垩纪断陷盆地沉积,现最高层位已暴露的恐龙蛋化石达1000多枚,在下部底层至少还有16个产蛋层。其中西峡巨型长形蛋和戈壁棱柱形蛋,世界稀少罕见,是西峡蛋化石的标志。西峡出土了很多恐龙蛋化石,多种多样、分布广泛、保存完好,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9、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是同纬度中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海量野生动植物,被誉为“天然的物种宝库”、“中州的一颗明珠”。景区内森林覆盖率为99.8%,夏天最高温度低于28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10、龙潭沟瀑布群坐落于号称“恐龙之乡”的西峡县城,景区主体在一峡谷内,全长12公里,自然落差近千米,有梯式大型瀑布19处,一瀑一潭,最高落差达35米,最大潭水面积1000余平米,水深20—50米不等,其间小瀑小潭更是不计其数。瀑密、潭幽、水澈、石奇、林茂、崖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风景体系。
6. 武侯祠主要景点介绍
1、山东沂南武侯祠
在山东沂南县砖埠乡黄曈村,这里是诸葛亮的出生地,既诸葛故里——阳都故旧址,沂南县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弘扬诸葛亮文化,进步旅游业,1992年,县政府在原址修建2700平米的诸葛故里纪念馆,对外开放。近年来,沂南县政府又在县城西山公园竖立了高7米、重7吨的大型诸葛亮铜铸坐像,设计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仿汉建筑的“诸葛故里家庙”,每年举办有关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
2、南阳武侯祠
在南阳西郊卧龙岗,占地250墓,始建于唐代,有亭、台、殿宇150余间,系康熙五十一年大规模修建后的风格,有各种风格的碑刻300余通,是河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葛亮《出师表》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所以,这里是诸葛亮隐居的纪念地,豫西南的要紧旅游胜地。
3、襄樊隆中武侯祠
在襄樊城西13公里的隆中山上,占地7000余亩。这里是诸葛亮隐居躬耕地,所以,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在此“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李兴刻石作为诸葛亮故居的标示。
后历程代修葺,最后的大修是清康熙五十九年,为今天留下了胜迹格局。1956年,湖北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
4、成都武侯祠
在成都南郊,西晋初年,李雄割据四川称王打造“成国”后,于公元305年首创修建武侯祠于少城。约五世纪,在今刘备墓——惠陵旁出现了武侯祠,取意“君臣相依”。
明代初年,蜀王朱椿以“君臣宜为一体”,在刘备殿外附设殿宇,正式祭祀诸葛亮、关羽、张飞,后遭兵乱化为灰烬。清康熙十至十一年,又在废墟上重新修建了君臣合一的武侯祠,形成了今日成都武侯祠的格局和规模,事实上它是刘备的宗庙“汉昭烈庙”和刘备的陵墓“惠陵”,诸葛亮的纪念祠只是里面的配祀。
但,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影响太大,大家都习惯称其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内外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5、白帝城武侯祠
在重庆奉节县城东的长江瞿塘峡口著名的夔门之北岸白帝山上,山顶有百亩平坦之地,武侯祠庙建在其上。
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率水军西上入蜀,支援刘备取成都时,曾在此驻兵。后来,为了纪念刘备当年“白帝城托孤”和诸葛亮驻兵,先后在此修建了“先主庙”和“武侯祠”。
白帝城武侯祠,为四川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南区域和长江上游著名的旅游胜地。
6、保山武侯祠
在今云南保山太保山顶,这里是纪念诸葛亮南征的纪念祠堂,祠内同时供奉有当时在平定南中叛乱中有功的云南太守吕凯和永昌太守王伉。
该祠的占地面积4700平米,由前、中、后(正殿)三院组成,始建于唐,历代修葺,光绪五年重建后,保留了今日风格和规模。1984年,保山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接待游客。
7、祁山堡武侯祠
在甘肃礼县东23公里的祁山乡之祁山堡上,占地面积约3000平米。这里是纪念诸葛亮当年“出岐山”而北伐曹魏修建的纪念祠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历代修葺,目前保留的三殿、三院20余间殿宇是清代修理后的格局和风格。
1980年,礼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伴随旅游业的进步,又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参观游览。
8、五丈原诸葛庙武侯祠
在陕西岐山县渭水以南高店镇的土原上,因土原南北长约七里,东西宽约二里,原头最窄处仅有五丈而故名。234年2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时,曾在此驻军,行辕相府,亦设于此。同年秋8月28日,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既此地。为此,唐代以前这里就修建有武侯祠纪念诸葛亮,元、明、清都有大修。
1980年以来,各级政府逐年拨款对其修理,形成今日格局,有殿宇数十间,碑石近百通,是陕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伴随旅游业的进步,五丈原持续的扩建整修,接待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
9、定军山下武侯墓
在陕西勉县城南的定军山下,这里埋葬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遗体。
234年秋8月28日,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遗命“死后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依据他的遗命安排,后主刘禅将它安葬在定军山下。263年春,后主刘禅又依据蜀汉文武百官的联名强烈需要,下诏在武侯墓“因近其墓”修建了天下第一座武侯祠,以求达到“断其私祭,以崇正理”而“千秋供奉”。
它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也是最早的武侯祠,比成都武侯祠早42年。
10、天下第一武侯祠——陕西勉县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在勉县城西4公里的武侯镇,108国道旁。这里是诸葛亮227年3月至228年正月北伐曹魏在汉中驻军期间的丞相“行辕相府”所在地,史称“筹笔驿”。
263年春后主刘禅下诏在沔阳“因近其墓”修祠时,也在今武侯祠栽植汉柏64株,象征诸葛亮在定军山下所摆的六十四阵“八阵图”;同时,这里也是历史上秦、蜀间著名古道“金牛道”(亦称古蜀道)必经之地;这里西距原沔县的县治——古阳平关2里,有益于过往的达官显贵祭祀。
正由于这样,明代正德八年(1513),都御史蓝璋奏请皇帝批准,将武侯祠正式迁移到今址,使墓、祠分开,在此确立武侯祠到今天。尽管它是迁建,但它却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也是最早的武侯祠,它比成都武侯祠早42年,被誉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7. 武侯祠主要景点名字
武侯祠是一个很与众不同的景点。
特征在于:是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地,诸葛亮躬耕南阳所在地,历代皇室及百姓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南阳武侯祠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
武侯祠内纪念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初建时曾与昭烈帝刘备的祠庙相邻,在明朝初年并入汉昭烈庙,成为中国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庙。
成都武侯祠的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主体建筑为武侯祠。武侯祠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等,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武侯祠的园林区,坐落于武侯祠西侧,原是民国时期四川主席刘湘的墓园,地区内有石牌坊大门、三洞门、四方亭、荐馨堂、墓室等建筑,是西南区域惟一一座北方风格的陵园建筑群。